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学术交流

“耕地地力培育与农产品安全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文章来源 :环境修复室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3-11-04 浏览量:

    2013年10月11-14日,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联合主办,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的“耕地地力培育与农产品安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区划所、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部分省、市农科院等近30家国内相关研究单位共约12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会议论文40余篇,并汇编成《耕地地力培育与农产品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曾希柏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张国平教授向大会致欢迎词,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代表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向大会致词,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武志杰研究员致开幕词,并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科技、特别是耕地地力培育、低产田改良等方面的形势。

    本次会议围绕“耕地地力培育与农产品安全”主题,就耕地质量培育、退化耕地修复、施肥对耕地地力和农产品质量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会议邀请了中国土壤学会李保国副理事长、徐明岗副理事长、张旭东副理事长、吴金水副理事长、徐建明副理事长,以及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等专家分别就耕地退化与地力培育、农田有机质提升原理与技术、低产耕地快速改良培肥、生物炭的性质表征及对耕地改良的效果等内容作大会报告。

    会议另安排了2个分会场进行分会报告和讨论,与会代表围绕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改土效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及微生物筛选、耕地有机质与养分提升等内容,对相关技术在低产田改良、耕地地力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讨。与此同时,在曾希柏研究员的组织下,“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项目组成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工作进展,以及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还就今后的研究重点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作为全球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我国在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实现了粮食“九连增”,但与此同时,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中低产田比例大、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以及水资源紧缺的态势更加严峻,全国每年因城镇化等原因减少的耕地面积达600万亩以上,在这种前提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紧紧握在自己手里的任务将更加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大力强化低产田改良,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增粮增效。

    本次会议在加强国内土壤肥力管理和中低产农田改良研究团队间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科研学者间沟通的重要平台,是深入了解我国中低产农田现状与改良技术措施及其应用前景的重要途径。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中国土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大力支持。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决定明年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以“低产田改良”为主题,由西南大学负责承办,时间初步确定为2014年11月上旬。

 

上一篇:我所成功协办第二届“资源高效利用型植物工厂技术”国际培训班 下一篇:环发所成功主办“植物工厂及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