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科技让旱地农业从被动抗旱走向主动避旱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李丽颖 发布时间: 2021-02-02 浏览量: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之一,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及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均超过全国的一半,其中超过65%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近日,在旱地农业创新发展报告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旱地农业学科首席梅旭荣介绍说,随着我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干旱缺水地区支持示范推广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大力推广覆盖保摘、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节灌、耕作保墒等技术,旱地农业从被动抗旱逐步走向主动避旱。

       长期定位试验 摸清旱地农业的“底细”
       “如果建立一种能适应干旱变化的种植制度,并匹配相应的抗旱适水栽培技术,该多好。这样可以保证作物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而减产,农民有个好收成不饿肚子。”30年前,梅旭荣怀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开始了旱地农业研究。
       旱地农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提供了全国58%的粮食(包含灌溉)和75%以上的牛羊肉,但也聚集了80%以上的贫困人口和70%以上的生态脆弱区,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旱地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消除贫困都意义重大。“完全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生产的农业,叫作旱作农业,和它相对的概念是灌溉农业,所以,旱作农业包括全部不进行浇灌的农业生产。这其中,在降水量入不敷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叫作旱地农业,也就是在干旱、半干旱的耕地上进行的旱作农业。”梅旭荣如此解释,“要做好旱地农业,首先了解它,摸清规律。”
       我国旱地农业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六五”计划时期。整个“六五”计划时期,我国主要对北方旱地做了类型分区工作,对整个北方旱农区的资源禀赋做了摸底。到“七五”计划时期,则开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工作,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九五”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末,改造提升的中低产田包括当时的三江平原、黄淮海、南方旱区、黄土高原和北方旱区等。
       “我们做的工作,一是查明了北方旱地自然降水利用的状况,二是查明了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梅旭荣说。研究发现,北方旱地主要作物种植北移西扩1-2个经纬度,作物种植、生育期变化与降水减少、干旱频发重发多因素互作,作物降水满足率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旱地地表覆盖、秸秆还田、深松耕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程度与降水密切相关,提升效应最优的降水区间为年降水量450-550毫米的旱农区。据此明确了玉米、小麦、谷子、花生、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在不同旱地类型区的适水配置优先序,也为科学布局种植结构并匹配适宜的节水栽培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创新主导技术 形成典型区域的旱地农业发展模式
       针对北方旱地农业的共性问题,研发团队创新了集雨覆盖抗旱、秸秆适水还田、适水间作等关键技术,引选、培育了与关键技术相配套的抗旱丰产作物品种70多个;研制了种子包衣剂、保水剂、土壤结构调理剂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智慧灌溉施肥系统、垄膜沟植播种机、秸秆间隔条带还田机和深松联合整地机等产品和装备。
       旱地农业技术创新已在多地结出累累硕果。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适应不同环境的旱地种植。我国已走出了五种旱地农业区域发展典型模式。
       以山西寿阳模式为代表,针对华北山地丘陵区种植结构单一、种养分离、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提出了旱作农田玉米秸秆适水还田深施肥技术模式,包括“沟川坝地玉米秸秆秋季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垣坪旱地玉米秸秆秋冬覆盖春还田技术”。采用该模式,可以实现玉米增产10%-25%。
       以辽宁阜新模式为代表,针对东北风沙半干旱区热量不足、水资源匮乏、耕地质量退化等问题,提出了农田立体防蚀增效理念,构建了地上、地表、地下立体调控技术系统。2010年以来,东北风沙半干旱区连续多年发生干旱现象,本项技术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19%,有效抵御了旱灾发生,保障了粮食稳产。
       以河北衡水模式为代表,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降水不能满足现行的主要种植制度、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提出了冬小麦两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冬小麦水分生产率最大化而非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其核心是减少一次灌水,由冬小麦正常生产的三水灌溉改为二水灌溉。
       以甘肃镇原模式为代表,针对西北旱塬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严重、降水利用难度大等问题,创新旱地玉米秋覆膜和垄沟覆膜集雨种植技术,解决了春季干旱少雨无法如期播种或播种出苗难的问题,增产20%-30%;集成创新了夏休闲期覆膜和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丰产技术,增产40%;研发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种植体系,提出以水定密、以密定水适水种植技术。
       以内蒙古武川模式为代表,针对内蒙古旱作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低、农田风蚀沙化严重、土壤保水性差等突出问题,依托武川试验区开展聚水保土技术研究,形成了生物篱柔性防风、带状留茬间作和半干旱偏旱区田间集雨与节水三个技术体系,通过在四大主要作物上进行规范化示范应用,提高降水利用率8个百分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0.15千克/毫米/亩以上和减少水土流失30%以上。

       加大科研攻关 推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随着旱地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北方抗旱节水小麦品种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旱地试验示范田降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0以上,吨粮耗水从844立方米下降到813立方米。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旱地农业,没有灌溉水源,尽可能地提高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旱地农业中的自然降水利用率是多少呢?2000年这一数据是56%,到了2020年则提升到了65%,提高了9个百分点,这相当于多了近500亿立方米的水。而在旱地农业的典型示范区中,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远比全球平均利用率的50%要高得多,其背后是一系列旱地农业技术的应用。
       旱地农业也亟须从深度节水和极限节水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再如小麦,我国小麦平均耗水量是900-1000立方米左右,但极限节水,可以降到吨粮耗水400-500立方米,可挖掘的潜力仍然很大。农业是用水大户,甚至是第一用水大户。其中,节水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
同样,生产潜力也有可挖掘的空间。当前,我国对抗旱作物遗传潜力的挖掘还不够,抗旱作物的单产潜力,目前开发程度是45%,但可行的合理开发程度是65%,这中间的20%,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需要科技作出巨大的努力。
       梅旭荣认为,未来旱地农业技术攻关的重点和难题,在于高产和生态保护的平衡,“在粮食生产优势区,深挖潜力、提高单产、稳定总产能的同时,腾出空间,发展旱农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旱农区的生态环境,是未来整个旱地农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区域性难题。”

上一篇:【中国新闻网】推动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全国人大代表赵立欣建议“扬长补短” 下一篇:【光明网】从被动抗旱到主动避旱 我国旱地农业走出五种典型区域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