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科研进展

北方农牧交错带刺萼龙葵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 :环境修复研究室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5-08-17 浏览量:

近日,农业部组织全国17个省市(区)农业资源环保技术人员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专家、新闻界代表140多人,现场观摩了位于吉林白城市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刺萼龙葵综合防控示范区。我所张国良研究员代表项目组系统介绍了示范区建设背景、取得科研进展和技术推广情况。

刺萼龙葵是起源于北美的外来恶性有毒杂草,自2009年以来,刺萼龙葵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快速蔓延,在辽、吉、蒙、冀等省(市、区)112个县(市、旗)发生危害,严重危害面积已达480万亩,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以我所退化环境生态修复创新团队、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田杂草监测控制团队以及农业部农业环境科研监测研究所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为核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以及辽吉蒙冀地方农业环保部门等二十多家科研、推广部门技术力量,开展针对刺萼龙葵综合防控技术协作攻关。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1.jpg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2.jpg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4.jpg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3.jpg

项目组坚持基础研究与示范推广并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开展系统研究,研究阐明了刺萼龙葵入侵机制及被入侵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应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群落演替理论和方法,研究筛选出了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羊草组合,沙打旺、冰草、羊草组合,冰草、紫羊茅、羊草等12种替代植物组合,氯氟吡氧乙酸、乳氟禾草灵等7种化学防除技术方法,并选择在科尔沁草原刺萼龙葵典型危害区建立了综合防控示范基地,经过三年多的示范,示范区刺萼龙葵土壤种子库数量平均降低为100.5/㎡与对照区11133/㎡相比下降99.10;示范区刺萼龙葵种群密度平均降低为4.1/㎡与对照区93/㎡相比种群密度降低95.59,示范区平均牧草产量干重达到307㎏与对照21.4㎏相比,平均每亩挽回牧草产量损失285.6㎏,直接经济效益约427.5/元。

项目组通过技术集成,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刺萼龙葵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可广泛适用于退化草场、荒坡、荒滩、道路、沟渠、农田、林地等不同生境的刺萼龙葵综合防控技术方案和行业技术标准,并以点带面,为河北、山西、北京刺萼龙葵扩散廊道和控制性节点典型防治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培训、现场观摩以及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大讲堂等栏目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动了刺萼龙葵防控技术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上一篇:环发所组织召开了“AgMIP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综合模拟”培训 下一篇:我所多名专家参加国际设施园艺大会(Greensys2015)